所謂的低GI健康盒餐

先說,我真的很討厭近年來很流行的低GI便當。
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健身風氣興起,這幾年越來越多標榜健康低脂的水煮健身餐。其實外食通常重油重鹹,好的低GI便當為了少油少鹽,大部分都是水煮的,因為無法用重口味壓過不新鮮的食材狀況,食物本身不能太差,相對比較少發生為了降低成本,使用便宜爛菜爛肉的狀況;為了使消費者容易入口,水煮的菜肉也比較需要花心思調味,不太能使用便宜高熱量、化學添加物又多的醬汁。

其實,聽起來一切都很不錯啊:好吃又健康,不正是這個充滿文明病的世道需要的嗎?壞就壞在台灣人最常出現的「一窩蜂」現象。

因為標榜健康,食材也不能太差,食材不太差,單價就跟著上去了。通常一個超過100元的便當,份量大概是一般快餐便當的一半。如果真的相對健康,那不好吃、不便宜就吞了吧,反正主要目的是健康,只要不到難以下嚥,好吃就當成是賺到。

低GI便當剛開始流行時,我也跟著朋友吃過幾家,有些就跟自己家裡水煮的差不多,但有些也頗有家常的清淡美味。雖然價格偏高,也是吃得滿開心的。

但曾幾何時,開始吃到越來越多品質低劣的低GI便當。環境髒亂、食物烹調亂七八糟就算了,連最重要的食材也不新鮮。有次吃到一個便當,除了主菜之外,三樣配菜全都是臭掉的,花椰菜的梗甚至硬到咬不下去。

身為一個苦哈哈賺死薪水的社畜,只是想要填飽每天被公司掏空的身心靈而已。如果每個月要死要活的賺到的錢,卻是浪費在這種菜色上,真的想到就令人火冒三丈。同樣都要吃不健康的食物,一餐也要花上一百多塊,我還寧可拿去吃麥當勞肯德基,至少心理會有種耍廢的快感。

但話又說回來,與其說討厭低GI便當,不如說我討厭的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。越來越多只想分一杯羹的不肖商人,又要搶進這個定價偏高的市場,分食以「低GI」為名的大餅。為了抵制這個現象,我寧可拒絕加入「低GI便當」的消費流行裡。

想起一個朋友,曾說過一句讓我震驚許久的話,「真不知道你為什麼老說這個很新鮮、那個很新鮮,什麼新鮮不新鮮,我根本吃不出來。」

是否台灣的食物教育仍然不足?大家對品牌和流行的印象,仍大過對食物本身的認識與品味呢?因為不了解飲食文化,更無法建立屬於自己對的飲食風格和喜好,才會造成各種食物店家的一窩蜂現象?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永和]響味牛肉麵2號店:小店裡吃到高檔餐廳美味(已歇業)

[台北]驥園川菜餐廳:雞湯驚艷,合菜普普

別再叫他韓國阿基師:韓國跨界美食天王白種元